学术交流

上海大学李梁教授应邀来我校做“课程思政”建设主题报告

2019年04月28日 09:07 李英 点击:[]

                            上海大学李梁教授应邀来我校做“课程思政”建设主题报告

423日,应山东工商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法学院之邀,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李梁教授来我校做了题为《关于课程思政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的学术报告。报告由人文与传播学院院长张开祝主持。李梁教授的报告从上海大学2014年筹划课程思政《大国方略》展开,讲述了上海大学以及上海诸多高校的思政课程改革和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与方法。

李梁教授首先从“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思路”“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三个方面讲述了“关于课程思政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在厘清“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问题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凝练核心课程,以思政课为核心引领课程思政教育;立足办学特色拓展通识课程思政内涵;立足学科优势挖掘专业课程思政资源,明晰了“专业思政”的途径与方法。他认为,应做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最终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李梁教授结合上海大学不同学科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具体案例,从“教育逻辑”“课程逻辑”“教学逻辑”三个方面,提出可操作性极强的课程思政建设路径。他认为,立德树人的任务涉及各个学科、各种类型的课程体系,应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他强调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耦合效应,认为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实践中,没有纯粹的课程内容,也不存在纯粹的教学方法,任何教学模式都是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耦合过程。应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他认为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学校应贯彻执行公民训练和意识形态训练的职责。

报告中李梁教授谈到,2016年,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上海大学提出的“课程思政”育人理念,强化“两注重”教学模式创新,即注重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注重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从“思政课程”转向“课程思政”,既牢牢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又充分发挥其他所有课程育人价值,从战略高度构建:思政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专业教育课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体系,突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融通,从而实现“课程思政”向“思政课程”的创造性转化。

张开祝院长在点评环节指出,进入新时代以来,“课程思政”理念作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说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制度,被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被提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加以推行。他希望人文与传播学院的每一位教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自己承担的每一门课程上心、热心、精心、专心地加以规划和设计,回答好“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为谁教”这一问题,与全校所有教师一道,携手并肩,同向同行。同时,希望广大学子抱着一份虔诚的求学之心,怀揣一份对受教育的感激之情,积极主动地配合好教师的各种教学设计与安排,回答好“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为谁学”这一问题,立鸿鹄志,求真学问,在逐梦人生的路途上脚踏实地,行稳致远。

李梁教授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宝钢优秀教师奖”等称号,是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班”主讲教师、上海市高校市级精品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持人、上海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李梁工作室主持人。他被媒体称为“关心、支持、奉献教育事业,影响、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人物”。其参与的课程思政、思政课程的教改成果分别获得2018年和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2019318日,作为上海市代表之一,参加了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

 

(人文与传播学院   李英 )

上一条:【财富管理与金融法治讲堂第3讲预告】民间借贷涉罪热点问题

关闭

校址: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滨海中路191号(264005)
鲁ICP备05025313号-1 / © 山东工商学院科研处 / 技术支持:2007-2011 深蓝工作室 韶华网络传媒